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王艳梅 薛培恺 通讯员栾思)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8月26日,记者从湖北“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获悉,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5742.93亿元,是2020年的2.4倍,占GDP比重预计年内突破10%,标志着湖北数字经济综合实力已迈入全国第一梯队。
图:湖北“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现场
数智聚动能 “软”实力崛起
数据显示,全省核心产业企业总量突破6000家,长江存储、中国信科等龙头企业位居全国行业前列,达梦数据、星竞威武等企业成为国内细分行业上市“第一家”。截至目前,全省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家、A股上市企业48家,6家企业跻身全球独角兽榜单。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于去年突破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占中部地区近一半,人工智能、算力与大数据等产业加速发展,以集成电路、北斗及应用、元宇宙等产业为代表的数字产业新集群加速形成。武汉、襄阳、宜昌等5市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55家工厂获评国家5G工厂,13家成为国家级卓越智能工厂,进一步夯实了湖北在全国数字产业布局中的核心地位。
新基建构筑“数字荆楚”
今年上半年,全省5G基站总数达17.6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30.1个,全省行政村实现5G和千兆光网全覆盖。算力总规模突破1.5万P,智能算力占比超70%。武汉智算中心、超算中心、十堰武当云谷东岳庙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算力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同时,武汉市率先开展基于隐私保护计算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试点,全省公开发布35个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成全国首个“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工业互联网武汉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累计突破280亿个。
数据要素“鄂”先行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湖北成功获批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试点,并出台《湖北省数据条例》《湖北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细则(试行)》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未来,还将陆续推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产权登记、数据流通交易、分类分级管理等制度规范。截至目前,已上线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累计登记数据资源1755项,开发覆盖医疗、核保、贷前风控等多个领域的数据产品。全省已有539家数据要素型企业登记入库,中部数据流通服务交易中心正加速成型,吸引超1000家数商入驻。
“数”惠千行百业 “智”享便捷服务
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在全国率先建成“铁水公空邮”,依托六网融合的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成功推动1.7万项科创成果对接落地。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底座全覆盖,“鄂汇办”APP已接入4000余项便民服务,智慧教育平台开放资源逾200万项,数字文旅项目服务用户突破1200万。武汉街头,“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车辆穿梭往来,已成为智慧城市的一道新风景。
构建多元数字金融新体系
目前,我省成立了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构建起多元协同的工作机制。全省已出台15条数字经济专项支持举措及20余项配套政策,并设立长江数字产业、北斗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多个百亿级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推出面向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价值信用贷、针对中小企业的商业价值信用贷以及数据要素型数易贷等金融产品,持续打造“中国5G+工业互联网”等品牌活动,常态化开展国家级数字领域区域赛事。
湖北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森锋表示,下一步,将系统谋划数字湖北建设“十五五”规划,加快建设中部先进算力高地和数据要素市场中部枢纽,打造全国数字融合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