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治四类突出问题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5-08-28|来源: 鄂州日报 |浏览次数:22|专栏: 联合奖惩 分享到: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刘韦、盛鑫睿)昨日,我市召开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推进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新闻发布会,市司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3月,司法部部署为期10个月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推进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专项行动,聚焦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在全市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工作有高度、有力度。我市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办好群众身边实事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多次听取工作汇报,明确目标任务;分管副市长挂帅,召开工作推进会,分析形势、部署任务、解决难题,定期通报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市司法局根据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建立“周盘点、半月调度、月度研究提升”工作机制,每周梳理进展、查摆问题;每半月召开调度会,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每月组织阶段性评估,时时检视工作推进情况,看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取得效果,差在哪里补哪里,以坚强决心推进行动落实。


  坚持一盘棋、一条心。市司法局作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统筹组织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各项工作,列出各部门任务清单,明确牵头部门9项任务、32家市直配合部门8项任务,各部门高度重视,同题共答,扎实推进。在市级层面,市司法局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数据局,组建联合工作专班,建立每月抄送行政罚没款金额、每双数月共享涉行政执法12345热线工单机制。各部门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市直部门在系统内全面开展调研督导,加强对区级整改工作的验收,形成“排查—整改—验收”全链条闭环,做到一体推进、整体提升。


  行动接地气、见实效。深入开展“五个排查”,对1949件案卷进行评查,发现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乱罚款、乱扣押等各种乱作为慢作为不作为问题线索8条;对2024年以来57件复议纠错案件和144件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全面梳理,移送违法撤销行政许可等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问题线索5条;通过走访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对984件12345热线工单、23个信访投诉事项进行排查,并向相关涉事部门移送问题线索;通过联系工商联、深入企业走访等方式,听取179家企业意见和建议,收集“检查标准不统一、检查过多”等问题,在全市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聚焦趋利性执法,对近3年罚没收入等行政执法数据进行排查比对,深入调查相关部门罚没收入异常情况。


  成效能持续、可感知。规范管理行政执法主体,开展行政执法主体清理,明确各执法主体资格和权限,全市143个行政执法主体已完成清理,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后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布。畅通线上线下监督渠道,在各行政执法部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公告,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强化数字赋能,大力宣传推广阳光执法系统评议渠道,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均悬挂监督二维码,打造“指尖上的监督”。汇聚监督合力,深化司法行政部门与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机构的协调联动,行政执法监督与法治督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等的协作配合,做到深查实督真改。强化协同监督执纪,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进行调研督导,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坚持“零容忍”态度,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严肃追责。


  截至目前,全市通过自查、排查发现问题线索159条,已整改148个,整改率达93.08%,第一种形态处理57人,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线索22条,建立制度26项,退费(含上缴国库)74.21万元,形成典型案例2件,2项经验做法获上级推广。今年1至7月,市直部门罚没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26.36%。

文章搜索